探古居福禄寿喜韵 扬文化学子践真知

发布时间:2024-07-23 发布者:沈欣玥 浏览次数:

“承古韵逐梦千年,扬新篇文化绵延。”为传承并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实现数字化建筑的修复与保存,7月23日,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建筑系教授陈实的带领下于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开展古民居“宝和”测绘工作,并深入探究其深厚的建筑文化底蕴。

“宝和”始建于清代嘉庆,距今有230多年历史,是三峡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特色鲜明、保存较完整的建筑群落。“宝和”原有天井12个,前檐为砖木结构,后檐为士木结构,正堂大门向内凹进为卧槽,石鼓、青石条门柱、门楣、翼角翘起,彩绘封火墙等构造袋构。门上朋刻着编蝠、梅花鹿、仙鹤、喜鹊,饱含着“福禄寿喜”的美好夙愿。

“福禄寿喜”的吉祥寓意,传达出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匠心。陈实介绍道,门楣蝙蝠寓“福”,窗棂梅花鹿象征“禄”,屋檐松鹤延“寿”,以及檐角喜鹊代表“喜”的美好祝愿。建筑中四字“福禄寿喜”的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深深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之中。这四个字寄托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念和审美取向,是了解当地历史文化和民风民俗的重要窗口。

实践成员徐崇瑞感叹道:“在古建筑的文化意境中我们能够品味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我们可以进行创新性的尝试和探索,并利用现代手段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创产品。”

上一条:城建师生深入“四普”一线,实践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下一条:打造乡村服务新标杆 温暖民心每一刻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