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红色血脉

发布时间:2021-07-15 发布者: 浏览次数:

(冉西)75日至715日,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赴通山县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通山县进行实践调查。通山县是一个有着浓厚红色文化的基地,这里处处可见的就是红色文化,在建党100周年之际,重走红色文化之路,尽实践团队所能,宣传弘扬红色文化,是一件意义深刻的事情。

参观县博物馆,重温红色记忆

712日,赴通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山县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队在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学生会主席姜睿的带领下前往通山市博物馆参观学习。本次活动特地邀请通山市博物馆支部书记高东明作为讲解员。

通山市博物馆拥有众多优秀的历史文化结晶诸如木雕、砖雕、刺绣、古钱币等,团队成员在高东明的带领下参观通山民俗文化馆、历史文化馆、历代钱币馆。在二楼的红色历史馆中,团队成员纵览了革命时期通山县的革命英雄的英勇事迹。进门处的“通山‘五一二’惨案”图片,让不少实践队员感到内心苦涩,喉咙哽咽。看着8位壮士坚定的眼神,团队成员心生敬佩,他们的勇敢也深深地鼓舞着实践团队成员。

在团队成员用心感受通山的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了鄂南第一个共产党组织、鄂东南道委书记吴致民的事迹等等。不知不觉间来到了展馆的最后“没有记忆的民族不会拥有光明的前途,没有记忆的地方无法拥有美好的未来。”展馆粘贴的结束语这样写道。铭记历史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也是最好的致敬英雄的方式。

博物馆展示的一切都是值得珍爱的,这里述说的一切都是值得团队成员崇敬的,它们都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浸润过我们的先辈,也正在陪伴后辈们看花开花落,经冬去春来。尽管其中的一些记忆被历史尘封,面对它们,团队成员仍然会满怀敬意。

此次通山博物馆之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同学们对通山文化的认识,提高了个人的文化素养。参与本次活动的杨李君说道:“博物馆的讲解员让文物活了起来,让参观者更愿意去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今天参观博物馆的时候,我拍了上百张照片,每个革命烈士的故事我都先用手机记录下来,然后再仔细看一遍。希望以后我能有机会讲给我的朋友们听,他们也一定深有感触。”

参观烈士陵园,赓续红色血脉

712号下午,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通山县烈士陵园开展祭扫活动,让实践期间所采集的通山县红色记忆根植在内心深处,传承红色基因,在缅怀英烈中悟初心、启新程。

肃立在通山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实践团队全体成员脱帽向革命先烈敬献默哀礼,烈日下的三分钟,表达了对烈士们的敬仰和哀思。预备党员姜睿迈着沉重的步伐,缓步走上台阶,向长眠于此的革命先烈敬献鲜花,全体成员深深地向烈士们的英灵鞠躬。礼毕后,团队成员瞻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

祭扫结束后,团队成员移步到烈士陵园的历史展示长廊,团队成员们在长廊休息期间,每个人都介绍了自己最了解的革命烈士的故事。团队成员冉西感慨道:“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它将党100年来的光辉展现在我们这群晚辈面前,多重温这些历史,补足我们的精神之‘钙’,让红色基因融入我们血脉,让信仰之火熊熊燃烧,我们要追溯源头,汲取智慧营养;面向未来,思考使命担当。”

为了致敬革命烈士,团队成员李昱祺决定在接下来的实践期间,每天上网查询了解一位通山的革命烈士,并且把他分享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希望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到通山革命烈士的故事。

在燥热的七月,实践团队成员满怀对中国共产党的敬畏之心来到通山县,走访当地的红色足迹,深刻体会老一辈共产党人不怕流血牺牲、不怕艰难困苦,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革命精神,作为新时代青年的实践队员更要继承好革命精神,让红色基因融入血液中,赓续红色血脉,不负韶华不负青春不负党。

 

 

 

 

上一条:云逛校园迎新生 采访主播感触深 下一条:【城建学院】一把雕刀写锦绣 三尺树木生灵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