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
  • 学院首页
  • 学院概况
    • 学院简介
    • 现任领导
    • 组织机构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党校工作
    • 理论学习
    • 工会(妇委会)
  • 师资队伍
    • 在岗教师
    • 杰出人才
    • 博士生导师
    • 硕士生导师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教育
    • 研究生教育
    • 教学平台
  • 科学研究
    • 科研动态
    • 科研平台
    • 学术交流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竞赛指南
    • 学子风采
  • 校友工作
    • 校友动态
    • 毕业合影
  • 学团动态

  • 当前位置: 学院首页 >> 学团工作 >> 学团动态
  • 学团动态
  • 竞赛指南
  • 学子风采
    • 12 2024-10
      我院成功开展新生学生手册知识测试 10月11日晚,我院在各班自习室成功开展了新生学生手册知识测试。此次测试旨在帮助新生更好地了解大学的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权利和义务,为他们顺利度过大学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次测试内容涵盖了本科毕业条件、大学在校期间学生的权力和义务以及哪些行为会被开除学籍等重要方面。通过此次测试,新生们对大学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本科毕业需要达到多个条件。首先,必须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所有课程学习,并取得相应的学分。这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 11 2024-10
      我院成功举办2024级本科新生朋辈分享会 10月10日晚,我院于教一楼一区110、210和405成功举办了2024级本科新生朋辈分享会。土木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张新燕、陈豪,给排水专业2021级本科生李积磊,建环专业2021级本科生朱文涛,建筑学专业2020级本科生杜奥丽、城乡规划专业2020级本科生余新灿出席本次活动。分享会上,朱文涛首先讲述了自己的个人经历。回忆起初入大学时的迷茫与困惑,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努力和探索,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他的故事充满了奋斗与坚持,让新生们深受鼓舞。...
    • 11 2024-10
      我院成功举办2024级本科新生专业介绍会 10月10日下午,我院于黄家湖校区千人礼堂举办2024级本科新生专业介绍会。此次介绍会旨在为新生们提供一个全面了解各专业、深入探讨学术方向、明确职业规划的平台。土木系主任龚建伍,建环系主任陈敏,给排水系主任樊杰,建筑与规划系主任徐虹出席本次介绍会,全体2024级本科新生参加会议。龚建伍从土木工程的历史发展、专业特点、课程设置等方面入手,向同学们展示了土木工程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他指出,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 11 2024-10
      我院成功开展2024级新生法制教育 10月10日晚,我院于各班自习室成功开展了2024级新生法制教育,各班班助为新生们带来了一场深刻而富有意义的法制盛宴。土木类2404班班助左士成强调了法制教育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意义。他指出,在当今社会,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工具。大学生作为社会的栋梁之才,更应该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仅要知法、懂法,还要守法、用法,以法律为准绳规范自己的行为,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为了让新生们更好地理解法律知识,...
    • 30 2024-09
      我院成功举办2024级第一次年级大会 9月29日晚,我院2024级第一次年级大会在教一楼110和310成功举行。2024级新生辅导员王子腾担任主讲人,全体2024级本科新生参加本次大会。大会伊始,王子腾对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详细介绍了城建学院的专业特色、师资力量以及学院在学科建设方面取得的辉煌成就,让同学们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同学们树立了专业自信。接着,王子腾强调了大学生活中的纪律要求。从课堂考勤到宿舍管理,从考试纪律到行为规范,每一项规定都阐述得清晰明了。...
    • 15 2024-09
      我院共青团第五次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9月14日,我院共青团第五次代表大会在教52302召开。我院团委副书记唐馨兰主持,校团委副书记陈文思、院党委副书记胡丹蕾、团委书记郝斐然、团委副书记夏锦萱等72名代表出席本次会议。在全体代表齐唱共青团团歌后,陈文思对我院过去5年的成就表示了肯定。他指出,我院团委在思想引领、组织建设、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成绩显著,为我校共青团工作做出积极贡献。他希望我院团委未来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09 2024-08
      城建师生深入“四普”一线,实践赋能文化遗产保护 8月6日下午,为深入探索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与价值,助力武汉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城市建设学院智慧城镇与城乡发展研究所所长徐虹、副教授陈实带领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前往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开展“探寻江城遗韵,助力文化寻根”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为了更有效地保护与合理利用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内蕴含的宝贵历史建筑资源,社会实践团队的同学们和武昌区文旅局、考古所的“四普”工作队员一道,共同对该遗址内的每一栋近代建筑实施了精密的测绘作业,...
    • 23 2024-07
      探古居福禄寿喜韵 扬文化学子践真知 “承古韵逐梦千年,扬新篇文化绵延。”为传承并弘扬传统建筑文化,实现数字化建筑的修复与保存,7月23日,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建筑系教授陈实的带领下于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开展古民居“宝和”测绘工作,并深入探究其深厚的建筑文化底蕴。“宝和”始建于清代嘉庆,距今有230多年历史,是三峡地区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特色鲜明、保存较完整的建筑群落。“宝和”原有天井12个,...
    • 23 2024-07
      打造乡村服务新标杆 温暖民心每一刻 7月23日,为深入了解乡村治理政策发展,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张家口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长慧及2023级辅导员夏锦萱的带领下参观并体验了宜昌区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筑堡工程”便民服务站,旨在深入了解当地通过党建引领、群众参与等方式共同缔造美好乡村的成果。张家口村作为夷陵区筑堡工程的区级试点村,自项目启动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群众需求,...
    • 23 2024-07
      探寻“8+N”志愿服务队 助力乡村和谐发展 7月23日,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张家口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长慧、建筑系教授陈实及2023级辅导员夏锦萱的带领下,来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深入调研张家口村的“8+N”志愿服务队工作情况。当提到“8+N”的含义,张长慧解释道,“8”代表理论政策宣讲志愿服务队、文化文艺服务志愿服务队等八个核心服务队;“N”代表着其他社会机构或个人自发组织的志愿服务队。...
    • 22 2024-07
      探访古建筑瑰宝 深入解析抬梁式与穿斗式梁结构的魅力 7月22日,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张家口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长慧、建筑系教授陈实及2023级辅导员夏锦萱的带领下来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进行测绘工作,团队成员计划通过实景三维数据保留当地的古建筑遗址,让更多人通过三维实景足不出户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魅力。陈实介绍道:“古话说‘墙倒屋不塌’,这是因为古代建筑大都是运用梁来承重而非墙壁,这也是‘顶梁柱’...
    • 22 2024-07
      实践团队探古民居 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为进一步探究张家口村古民居的分布与现状,7月22日,在张家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长慧,建筑系教授陈实及2023级辅导员夏锦萱的带领下,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宜昌市黄花镇张家口村“义门陈氏”古民居,展开详尽的测绘工作。据悉,目前张家口村所存的义门陈氏故居,为江西填湖广时期移民至此的陈氏先祖所建,具有百余年历史。尽管故居现今仅保留百余米的围墙与大门,但门匾之上,...
    • 22 2024-07
      揭秘古建筑中的精妙设计 彰显古人智慧与生态哲学 为深入了解和保护历史悠久的古建筑,7月22日,我院城乡规划系教授伍昌友、建筑系教授陈实及2023级辅导员夏锦萱率领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南边民居之一的“宝和”,探访了宝和中的天井和散水,感受其独特的排水功能。在参观过程中,团队成员重点观察了南边民居的排水构件,天井和散水。“这些排水设施的设计和运用,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 22 2024-07
      护古创新领航者 乡村振兴践行人 7月22日,我院“三维建模助力乡村振兴,数字科技赋能乡村发展”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我院城乡规划系教授伍昌友的带领下,抵达宜昌市夷陵区张家口村。实践团队与当地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长慧就“古建筑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问题进行了访谈。据张长慧介绍,张家口村现存国家级保护文物单位两处——“老号”与“宝和”古民居。他还提到了村中由于保护不当仅存百余米围墙的“义门陈氏”故居,并希望我院能为张家口村带来古建筑保护的新思路与新方法。...
    • 22 2024-07
      不忘初心坚守二十载 探访古民居的“守护者” 7月22日,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宜昌市黄花镇张家口村,探访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老号”与“宝和”古民居,采访年逾七旬的“守护者”聂邦英。上世纪九十年代,聂邦英自愿成为两座古民居的守护者,在无水电的古宅中默默坚守。在这二十年里,她多次自费修缮古宅,甚至不惜花费两千余元赎回受损的易氏家训碑刻,面对村民拆卸雕花木门倒卖的行为,她果断上前进行劝阻。现在广为人知的古民居主体建筑之所以能够保存至今,...
    • 21 2024-07
      携手共建实践实习基地 共绘乡村振兴新蓝图 7月21日,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与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在张家口村村委会共同举行“大学生乡村建设实习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双方就联合构建大学生实践基地、深化校地合作、助力乡村振兴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会上,我院党委副书记胡丹蕾对张家口村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我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及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优势。她强调,建设大学生实践基地是我校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校地合作,...
    • 21 2024-07
      古韵今风融思政 实地课堂育新人 7月21日,我院建筑系教授陈实给“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成员们上了一堂“实地思政课”。他以“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为核心理念,打造了一堂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特色思政课堂,引领学生深入古民居,将古建筑的韵味与现代思政理念相融合,探索文化根脉,培育新时代人才。本次思政课打破了传统教室的界限,将课堂搬到了张家口村的古民居群落之中。队员们穿梭在青石板路上,目光所及之处,...
    • 21 2024-07
      古建筑雕花遭遇破四旧劫难 保护文物呼唤新时代觉醒 7月21日,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张家口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张长慧、建筑系副教授陈实以及2023级辅导员夏锦萱的带领下踏上了探访南边民居“保和”“老号”的旅程。据悉,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的南边民居,始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在历经两百多年的风雨沧桑后,依然保留着古朴典雅的风貌,成为了三峡地区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文物瑰宝。南边民居以其独特的建筑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 21 2024-07
      发扬传统知青文化 三维建模引路发展 7月21日,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我院城乡规划系教授伍昌友、建筑系教授陈实与2023级辅导员夏锦萱的带领下抵达宜昌市夷陵区黄花镇张家口村。实践团队希望通过使用专业测绘知识,建立实景三维乡村建筑产业管理数据库,助力乡村振兴工作。在参观张家口村历史陈列馆时,张家口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长慧向实践团队介绍了张家口村的知青文化。自1968年以来,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开始响应国家号召,...
    • 21 2024-07
      村校共话乡村振兴 科技赋能助力发展 7月21日,张家口村当地领导与我院“三维建模赋能乡村建设,数字科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共同召开了乡村振兴座谈会。与会成员围绕文化旅游、古建筑保护及乡村可持续发展等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在座谈会上,张家口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长慧介绍了村内的历史文化资源,他着重介绍了“老号”古民居和“宝和”古民居这两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他强调,这些文化资源是张家口村独有的宝贵财富,也是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
    共950条 首页上页12345...48下页尾页

    Copyright©2023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版权所有

    ​地址: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黄家湖西路10号 邮编:430065  鄂ICP备05003334-1

    设计支持 武汉科技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联系我们

    书记信箱
    院长信箱
    校友园地
    学院微信